超导静电带目前已经成为塑料、纸张等包装印刷行业消除静电的主要产品, 它具有如下特点:
1. 导电性:超导电静电毛刷每米电阻R≤2Ω,超导电静电带每米电阻R≤2Ω,导电性高出碳纤维的30倍以上;
2. 柔软性:具有布一样的柔软性,不会擦伤所接触的材料。静电带安装在收卷时,随直径变化而变化,能及时有效的消除静 电;
3. 耐腐蚀:长期浸泡于甲苯、丁酮等溶剂中而不改变特性。导电性能稳定,特别适用于塑料和纸张行业长期使用;
4. 耐明火:不怕火烧,且火烧后不改变性能;
5. 方便实用:超导电静电带主要用于收卷工位,直接吊装于收卷上方即可。
静电的电容量虽小,但电压很高。当高电阻材料上产生的静电荷,对导体或空气进行放电时,会产生危险的火花放电, 在危险场所很容易引起爆炸和火灾事故。
一. 静电的产生
实验证实,不仅仅是摩擦时能够产生静电,只要两种物质紧密接触而后再分离时,就会产生静电。在印刷过程中,由于塑料薄膜于导辊、压印辊、版辊之间的摩擦,膜卷收放过程中的接触分离,油墨、溶剂的转移、流动等都会产生静电。
二. 静电的危害
1. 影响质量。薄膜表面带电荷时,会吸附漂浮在空气中的灰尘、杂质,影响油墨的转移,产生“花点”;油墨中带电荷时,在转移中放电会形成线条版或印刷品边缘出现“毛须”;因材料表面相互排斥而造成收卷打滑、不齐。
2. 造成电击。当人体接近静电体或带静电的人体接近接地体时,都可能遭到电击。
3. 安全事故。材料在高速摩擦、剥离会产生静电,当静电能量积累到一定高的电压时,会导致空气放电而出现电火花。凹版印刷和复合设备的压印辊是最轻易产生静电的部位,并且该部位在距离油墨、溶剂近,很容易造成火灾或爆炸事故,直接威胁操作人员安全。
三. 消除和防护措施
1. 生产时添加抗静电剂。
2. 优化工艺,尽量减少磨擦。
3. 控制车间空气温度、温度。
4. 采用高压放电针或离子风式电离空气,中和静电。
5. 接地消除法:利用静电传导特 性来消除静电,是当前使用最可靠的方法,根据不同部位的工况可分为:静电刷、静电带,详见下图安装技术说明: